漂泊者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明文学网网xmvcd.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站起身来,拱了一下手道:说道:药师先生,今天来造访丘华兄……。刚说到这里,附近南边后山的方向,传来救命声,我停下说话仔细听,还有很明显的虎啸声,我嘴上说道:我们去看看,人已经挽着巧儿妹妹,飞跃到了摩天岭最高处的一个大树上。看到两个采药的农民,在往山下跑,其中一个农民摔倒在地。
虎啸声自后面传来,两只老虎扑过来,向摔倒的农民扑了过去,情况非常紧急,我说道:快!我挽着巧儿妹妹,已经跃到了摔倒的农民前面,两只手各打出一下劈空掌力,分向两个老虎劈去,跃起的两只老虎被掌力劈的就地打了一滚儿。
老虎立了起来,分左右站在我和巧儿妹妹侧方,昂起脖子,虎啸声传来,啸声特别响亮,我和两个农民说,我们挡一下,你们快跑,不要回头。
这两只虎强壮高大,毛色呈黄色到红色的渐变,有深色条纹,吻部较短,显得头大而圆,吻宽,眼大,颈部粗而短,几乎与肩部同宽。嘴边长着白色间有黑色的长而硬的虎须,全身底色橙黄,腹面及四肢内侧为白色,背面有双行的黑色纵纹,尾上约有10个黑环。
肩部、胸部、腹部和臀部均较窄,呈侧扁状,四肢强健,犬齿和爪极为锋利,眼睛上方有一个白色区,故有“吊睛白额虎”之称,前额的黑纹颇似中原字中的“王”字,更显得异常威武。
只见巧儿妹妹,从储物戒指中,拿出一把宝剑,举剑就要冲上去,我喊道不要杀死它们,我们要活的,我回头看去,两个农民已经跑远。
两只老虎,背部耸起,我知道它们要扑来了,我喊到巧儿妹妹,我们先示弱,把老虎引到摩天岭上。
老虎扑了过来,我和巧儿妹妹,向摩天岭方向跃去,老虎连着扑了三次,我们向后跃去三次,已经到了摩天岭上,我喊道:打虎不离亲兄弟,今天是捉虎不离两夫妻。一人一只,我向雄虎冲去,巧儿妹妹冲向雌虎。
雄虎没来得及跃起,已被我摁住头部,趴在地上,巧儿妹妹彩带一挥,雌虎在空中已被捆住,我用千里传音喊:希尔顿、墩里木,速到摩天岭来,带来捆老虎的绳索。
希尔顿、墩里木一会儿到了山顶,我说把这两个老虎都捆上,但不准伤害它们。
丘华君、李药师也跑了出来,说道:贤伉俪身手不凡,打老虎就很难,贤伉俪居然空手抓住了这两只老虎,
我说道:灭迹多年的老虎这两只老虎是今年春天出现的,打猎的、砍柴的、挖药的都看到过它,吃人的事还是头一回,可能是两个采药的农民惊动了老虎。如果老虎不伤人,我们也没有必要捉住老虎。
我接着说道:“刚才叫这两只孽畜,打断我的说话,现在我接着说,药师先生,今天来造访丘华兄,确实也是想让丘华兄帮我解惑,正巧有药师兄在,药师兄和丘华兄都是当世高人,看看能否帮找出答案。
这事情确实很离奇,我甚至都不知道我是谁了,今天刚过午时,时间还早,我就细细道来,请两位当世高人,帮我分析一下。”
我把在凤凰山凤凰岭上,和巧妹妹讲了的那些事情,如实地复述了一遍,我讲完以后,药师先生沉思了一下,说道:“我们先听听丘华兄的高见。”
丘华君说道:“刚才从命相来讲,贤伉俪的命理,都贵不可言,是大富大贵,恰好你二人又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玉兄略大于王夫人一点,将近一个时辰,有极好的夫妻缘。
这一点是我刚才说到的,根据我的演算,我认为,不管玉兄是700岁,还是穿越到1329年以后的62岁,命理相同,应该是同一个人。我和玉兄相交数百年,这个判断应该不会错。”
丘华君接着说道:“虽然我一直隐居在凤凰山摩天岭上,事实上,在过去的几百年来,已经历了几个朝代,也是有很多朋友的。
有的时候下山访友,有的时候给那些高官显贵们,起卦算卦。在社会的某些层面上,正逢乱世,还是有些个人影响的,尤其是起卦算卦方面,最后都得到了验证,所幸都是对的,也算是个安慰了。也听到过很多奇闻怪事,比如刚才玉兄说的这件事情,雷同的事情就听说过几个了,相信有些还是有道理的。
最为离奇的一回,是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梁国,距现在贞观年间,大约有200多年,那时候梁武帝萧衍,代齐即位后,厉行俭约,令南梁前期国势颇盛。不过以后武帝过于信奉佛教,曾三次出家为僧,令朝臣须用大量金钱为他赎身,目的就是给佛教变相捐款。
把早期的梁国治理的还是不错的,疆土也扩展到大半个中国,长江以南,甚至缅甸、越南部分都纳入了他的国土,只是他过于迷信佛教,大大兴建佛寺及翻译佛经,令佛教大盛。
但可惜的是他大建佛寺,供养僧侣,严重的透支了财力,把国库都掏空了。致使国力大弱,埋下了国家灭亡的种子,当然这是后话。
在武帝统治期间,推崇佛教,武帝也相信那些诡异的说法,有些他就想找到答案,那些年梁国确实发生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当然其中不乏道听途说、无稽之谈的事,不过,有些事情还是有些道理的,当然,如果武帝不相信,那可能我们也永远不会知道。
有一年梁国的梁武帝萧衍,派使臣到凤凰山摩天岭找我,让我去一下国都建康,使臣告诉我说,梁武帝在国内,已经在南北朝时期的其他国家,秘密的陆续邀请了大约八个年龄都超过百岁的各地隐士高人前往建康。
也邀请了各地学士高人前往建康,主要是让他们解答皇帝的疑惑,虽然使臣没有告诉我是什么问题,但还是动了我的好奇之心,我答应和使臣前去。
使臣带着我坐车先到了幽州涿郡。
从涿郡渡口载乘船沿大运河而下,向余杭方向前进,大约十天后,在梁国国都建康下船,被安排住在栖霞寺里居住。
那时候的建康寺庙非常多,有一句诗词就说的很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当时的建康就有700多个寺庙,而栖霞寺位于栖霞山中峰西麓,三面环山,北临长江,是南北朝时期国内的佛教中心,也是南朝时期与鸡鸣寺、定山寺齐名的大寺庙。
我在栖霞寺里,等待梁武帝的接见,建康是梁国首都,风景很美,等待接见的时候也可以看看景色,游游秦淮河,秦淮河是南京夜晚最漂亮的地方,尤其是前往夫子庙大成殿前的码头上船,坐老百姓的游船夜游,游玩秦淮河,很是不错,船上品茶喝酒观美人,尤其是秦淮河上游船上的歌女,倒是别有一番南国风味。”
说到这里,丘华君停了一下,喝了口茶,看着我们接着说道:“贤伉俪、药师兄,请喝茶。品一品我炒制的茶如何?”我和巧妹妹、药师喝了一口后,都纷纷点头赞许。
丘华君接着说道:“茶虽然是解渴之物,但对于爱茶之人而言,茶叶的品味芳鲜,各有不同,就如人生,一样的人生境遇,可以让不同人有不同的品味和感觉。
我不知道茶叶的好处有多少,但我知道,很多高人隐士,有常年喝茶的习惯,他们的寿命都很高,我认为喝茶和寿命有关系。哈哈,刚才我讲到南北朝梁国的事情,好像是离题太远了,不过玉兄如果细细听来,可能就会有点联系了。”
丘华君站起身来,续好木炭,添加泉水,捅旺了茶火炉,给我们每人续上茶,喝了一口茶后,接着说:“第三天早晨,卯时刚过,梁武帝带着一人来到了栖霞寺。
梁武帝说到:丘华大隐士可习惯否?栖霞寺景色要好于皇宫,也比较清静,我们就在这里聊天好吗?”我站起身来,深深的鞠了一躬,说道:“感谢大梁皇帝,此处非常好,比起我的凤凰山来说,更增添了南国水乡的气息,漂亮之至。
这两天等您的时候,走了一下秦淮河,十里秦淮河真是繁华所在,一水相隔河两岸,极有水乡特色。”梁武帝说道:“是这样的,隐士喜欢就好,尤其是栖霞寺是建康少有的清静优雅之地,在此栖霞寺请教丘华君,朕认为更好。”
说着指着身边人说道:“这是朕的副丞相,知识非常渊博,他讲的很多东西都是朕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我向梁武帝所指方向,看到了那人:身高不过六尺,精明强干,虽然身穿梁装,却浑身上下透着一股特有的气息,不但不像梁国人,甚至不像近当代的人,我夸赞道:“好一表人才,来自何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