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祖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明文学网网xmvcd.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精简整编之后,各级领导都在加强调查研究,了解部队情况,以便更好地熟悉和掌握部队。作为下级,汇报的时候应该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既汇报“斩六将”部队真实情况,指导部队工作,将是很有益的。同时,客观地汇报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斩六将”才能更多,“走麦城”才会避免。

(原载济南军区《前卫报》1985年12月1日一版头条)

即将过去的1985年,在我军历史上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就在这一年,中央军委主席对外宣布中国军队员额减少100万。消息一出,令世界震撼。就在这次精简整编中,我所在的军被裁掉了,当时我所在的某师又归属了某军管辖。

作为一个师级单位的新闻干事,见报的任务主要是中央级的《解放军报》。全军这么多单位,报纸的版面就四个版,竞争特别强,上一篇军报真算得上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为了尽快打开局面,宣传科姜忠玉科长对此非常重视,让我准备了一批稿子,到军报去送稿。

1986年的春节过后,我第一次踏上了进京的列车。

当时,我济南陆校新闻队的同学陈吕生在军报学习。在他的帮助下,我很快把稿子交到了分管的编辑手中。然后,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天安-门广场,参观了毛主席纪念堂、故宫等。

在北京期间,我还游览了长城、颐和园、大观园等名胜古迹。这是我当兵后,第一次放松心情,置身于大都市的人流中,去欣赏优美的景色和自然风光。

在京的整个游览过程中,最令我震撼的还是万里长城。她绵延起伏在我国北域的崇山峻岭、大漠戈壁上,犹如一座座雄起的雕塑,一幅幅瑰丽的图画,一曲曲恢宏的乐章,以无以伦比的美感,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人类文明的璀璨历史,闪烁着灿烂的光芒。不同肤色的男女朋友,怀着各自的憧憬,走向长城,敬仰长城。东起丹东虎山,西至嘉峪关,古长城经历漫长的风雨侵蚀与战争创伤。

仰望长城,高耸的烽火台仿佛还升腾着边寨的狼烟,残破的堞墙依然回响昔日炮火的轰鸣,朔风中摇曳的荒草,飘动的是守城将士破旧的衣衫,而城外那块块将士们用汗水夯平的场地,至今仍回荡着古时边关各族人民贸易的吆喝声和欢笑声。

走进长城,我们感受她的崇高、坚强、不屈、雄伟;感受她的热忱、勇猛、激昂、悲壮。

走进长城,我们感受中华民族长城文化的深厚底蕴,感受长城文化所倡发的民族精神的精髓与忠魂。

万里长城,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骄傲、自豪!在京我度过了3天的美好时光,然后,乘车西下到了古城西安。在西安,我应《当代青年》杂志编辑之约,改好了我撰写的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柳琴演奏员王红艺的稿子后,又游览了大雁塔、兵马俑,还爬上了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的华山。

我为王红艺撰写的报告文学,在西安改好后,第一次刊登在外省市的杂志上。

D、文章登上了《人民日报》

从西安回来不久,很快迎来了两年一度的春季“潍坊国际风筝节”。1982年的首届“潍坊国际风筝节”,我作为军教导大队组织的战士观众,亲眼目睹了有中外几十个国家参加、声势浩大的国际风筝会。星转斗移,4年过去了,我又调回潍坊,这次作为部队的新闻工作者应邀参加第三届“潍坊国际风筝节”。可我原在的军教导大队早已被撤销。假如我不调走,我的命运又将如何?我想只有天知道了。在第三届“潍坊国际风筝节”上,我单位代表在老山前线的23名潍坊籍战士,制作的“和平风筝”在蓝天上翱翔,引起了中外3万多观众的瞩目和称赞。

“和平的捍卫者最珍视和平”。参加完“潍坊国际风筝会”后,我以这一主题,写了一篇稿子,迅速寄往报社。让我没想到的是竟在《人民日报》一版发表了。这是我第一次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

“和平风筝”

在第三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上,四只“和平鸽”挟带着标有祖国地图、军人头像和军功章的巨型风筝,在蓝天中翱翔,引起了三万多观众的瞩目。这是驻潍坊市某部战士唐国志,受老山前线“猫耳洞”里二十三名潍坊籍战士的委托而制作的。和平的捍卫者最珍视和平。在老山前线“猫耳洞”里坚持战斗的潍坊籍战士,当得知4月1日在家乡举行国际风筝会后,为表达自己的心愿,联名给潍坊驻军一位业余美术工作者唐国志写信,委托他扎制一只战士向往和平的风筝,献给这届国际风筝会。

唐国志收到信后,连夜查阅资料,构思设计。他拆掉了自己的竹椅、门帘当材料,还往返五十多里买来了油彩、画笔、绢,然后,一根根,一绢绢,精心扎制。经过十几个目日夜夜,唐国志终于赶在国际邀请赛前扎出了这一巨型风筝,让象征和平的风筝飞上了蓝天。这只风筝在这次国际风筝邀请赛中荣获特别奖,实现了前线战友的心愿。

(原载1986年4月19日《人民日报》一版)

1986年5月,应解放军总参谋部的聘请,名扬世界的海灯法师到济南出任全军侦察兵武术集训队总指导。消息传来,我们机关的年轻人都非常激动和兴奋。当时我心想,如果能亲眼见一见海灯法师,或者能跟他学几手武功就好了。

没想到好事真落在我的头上。全军侦察武术集训队由总参主办,委托济南军区情报部承办。在全军侦察武术集训队担任队长的是军区情报部的处长李志文,他是由我们师警卫连调到军区情报部的。当时,他给师领导打电话,请他们给推荐一名从事新闻工作的干部到武术集训队帮忙,负责对外宣传和编辑内部发行的《侦察武术》报。

师宣传科编制两名新闻干事,一名负责照片新闻;另一名负责文字新闻。我当时在科里负责文字新闻,所以,这样好事自然而然就落在了我的头上。

接到去全军侦察武术集训队报到的通知后,我怀着对海灯法师的仰慕和钦佩,迅速赶到军区靶场的集训队。

在集训队我先后采访了久负盛名的海灯法师和他的徒弟、全军武术集训队总教练范应莲,撰写的文章先后在《解放军报》、《前卫报》、《济南日报》等报上发表,引起了反响。

在训练场上,每当看到来自全军的150多名学员,跟海灯法师和他的徒弟范应莲学习梅花桩精拳、铁布衫罗汉功等少林功夫,我们这些后勤保障人员,心理直痒痒,心想,我们要是也能跟海灯法师学几招该多好啊!

没想到虽然大名鼎鼎,但却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海灯法师看懂了我们的心思,他把我们和炊事班编成一个班,利用业余时间热情地向我们传授少林功夫。

在一招一式学习少林功夫同时,我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我把海灯法师热情地向我们后勤保障人员传授少林武功的事写成稿子,又一次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受到了海内外读者的关注:

海灯法师和炊事员

6月6日上午,全军侦察兵武术集训队炊事班的小伙子们,做好饭菜后,整齐地排成一列,海灯法师又准时地来教他们武功了。

5月中旬,应解放军总参谋部的聘请,海灯法师来济南出任全军侦察兵武术集训总指导,这使参加集训的侦察兵如虎添翼。他们在训练场上,一招一式格外用功。看看侦察兵们那个乐劲,炊事班的小伙子们心里直痒痒,多想跟海灯法师学几手啊!海灯法师很理解他们的心情,说:“炊事员虽属后勤人员,但同样是军人,保家卫国,惩恶扬善,关键时刻要有本领才行,现在你们学几手,在未来的战场上,也许会大有用处哩!”于是,海灯法师不顾八十六岁高龄,主动利用炊事员们的空闲时间,组织他们习武练功。炊事员李有德学习梅花桩精拳时,进步较慢。海灯法师循循善诱,耐心辅导,并反复讲解,作示范表演,终于使小李赶了上来。目前,这些小伙子们,已基本上掌握了梅花桩精拳等功夫。海灯法师下一步准备教他们少林功夫。

(原载1986年6月20日《人民日报》一版)

7月5日上午,济南军区靶场人头攒动,彩旗飘扬。在86岁高龄的海灯法师与高徒范应莲的悉心指导下,全军侦察兵武术集训圆满结束。在总参及军区有关领导的观看下,150多名学员汇报表演了他们学到的11种少林武功。

海灯法师还当场献艺。他那看似赢弱的身躯,在高徒范应莲用三节棍连连捶打下,犹如一块铜板,没有丝毫损伤。观众被他这种举世罕见的“金钟罩功”所征服,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惊叹声和掌声。表演结束后,总参有关部门和军区分别向海灯法师和他的高徒赠匾致谢。

全军侦察兵武术集训结束了,我们也圆满完成了宣传报道任务。在这期间,我们编辑发行《侦察武术》报5期;在各种报刊发表文章16篇。其中,我与同事李继群撰写的长篇通讯“海灯法师趣闻”,被海内外许多报刊杂志转载,引起了很大反响。

现摘录如下:

海灯法师趣闻

充满传奇色彩的海灯法师,身怀少林绝技,名扬四海。85年12月,他偕高徒范应莲,随中国电影代表团到达纽约,参加大型纪录片《少林海灯法师》在美国的首次放映仪式。所到之处,当地群众都组织了隆重的欢迎,人们都争相目睹法师的丰采,出现了万人空巷。今年五月,海灯法师应总参之聘,来到泉城济南,出任全军侦察兵武术集训总指导,这位引人注目的出家人,每到一处都留下一串有趣的故事。

美国摆擂台

1985年12月20日,海灯法师抵达美国,参加纪录片《少林海灯法师》的首映式。

海灯一下飞机,就被一群早巳迎候在机场里的华侨和媒体团团围住。他们偷偷提出:“法师,国外盛传少林武术的正宗已不在中国,现在您老人家来了,一定亮亮真功夫,让外国人看看什么是少林的正宗武术……”海灯被华侨的爱国热情感动了,他对门徒范应莲说:“少林正宗,非我莫属。应借此时机,表演一番,以正视听。”“对,师父,我们应当亮出少林技艺,为国争光。”范应莲感慨地回答说。于是他们决定在美国摆擂献艺,以振华夏之威。

12月29日晚,美国旧金山寒风凛冽,雨雪纷飞。可华埠新声戏院门前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海灯的高徒范应莲先后登台表演了少林单刀、排打功,赢得了观众的一阵阵狂欢。观众兴奋之余,觉得还不过瘾,强烈要求海灯法师也显露高招。在侨胞和美国朋友的再三请求下,海灯法师盛情难却,亲自登场表演了:徒手对三节棍。上场前,海灯法师却一再嘱咐范应莲,“你要狠打。”果然,对打开始后,只见范应莲的三节棍呼呼生风,雨点般直落法师身上。不料正来劲时,只听“嚓”的一声,三节棍的最后一节,被法师一挡,断成两节了。这三节棍本是从纽约华埠龙行拳协会借来的,自然是上等杂木的优质兵器。于是,表演结束后,法师提出要赔偿损失,可龙行拳协会的黄责人却以感激的口吻说:“法师力大无比,那三节棍是您留给我们的最好纪念品,我们视为无价之宝,已经珍藏起来了!”

“活佛”从天降

今年5月13日,被称为“活佛”的海灯法师,乘飞机抵达济南,受到了部队首长的亲切会见和热烈欢迎。当地的报纸、电台都做了报道,消息传开,在济南引起不小的轰动。当海灯法师携同门徒李兴友,出现在泉城大明湖公园时,被一位游人一眼认了出来,他惊奇地喊:“快看,电影里的活佛来了。”闻讯周围的人呼啦啦围了上来,争相目睹“活神仙”的驾到。看到海灯法师精神饱满,两眼炯炯闪光,走起路来如此矫健,有人竟疑惑地说:“这是海灯法师吗?怎么比电影里还年轻,一点也不像八十多岁的老人。”当大家确认眼前的大师,就是海灯时,公园里手持相机的人,都悄悄地把镜头对准了法师。有几个胸前挂着校徽的男女大学生,缠着法师非要合影留念,但法师不善与人合影,更信守不与女人接触的寺规,婉言推辞了大家的请求,但众人仍不肯离去。李兴友见师父被围得严严实实,挡住了去路,急得直挠头。幸好有位中年学者走上前,对围观的人说:“今天能在此地见到法师,就算平生有幸了,大家不要过份为难大师,误了他老人家赶路。”这一劝说,人们才闪出一条道来。正当法师向前走时,一个小伙子,急切地赶来,站在海灯法师面前,虔诚地鞠了个躬说:“请大师收我为徒,我要学少林武功。”海灯法师忙问:“年轻人为何要学武?”小伙子便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法师。原来,那年轻人是工厂的采购员,为了在出差途中不受别人欺负,便想学点武术,以便对付别人。法师听后答道:“现在国家太平,且有国法,应该好好工作才是……”一席话说得那小伙子口服心悦,点头称是。

惊煞同路人

五月,泰山,游人如潮。通往泰山极顶的途中,那些年轻的姑娘、小伙子们,虽然手里都拄着根拐棍,但也累得气喘吁吁,三步一停地挪动着双腿。这时,从人群后面走上来一位身着金刚衫的老人,竟迈着轻快的步子,捷足先登,越过一个个游人,渐渐远去……人们怔怔地望着老人如同小跑般地登上了中天门,便也来了精神,好奇地追赶起那位老人来。

人们还不晓得,那位老人就是前来游览泰山的海灯法师。只见海灯越过碧霞祠,又直奔玉皇顶,就连部队派来的随同人员也感到惊讶,年已八十六岁的海灯法师,竟一鼓作气,如此轻松地登上了极顶。站在山顶,放眼望去,山间蒙雾缭绕,宛如一条白色的纱带,飘浮、游动着。连绵起伏的山峦上,葱葱的山林,组成一片绿色的海洋。看到眼前美不胜收的景色,海灯法师感慨万千,继尔吟诗道:

踏遍中原千万山,心雄不畏上青天。

归来谢客缘何事?为写拳经七十年。

过了好长时间,后面的游客才大汗淋漓地赶了上来。当大家知道了眼前的老人就是海灯时,都围上去惊赞地说:“果真名不虚传,手不扶杖,竟能登上极顶,赛过年轻人。”这时,海灯的徒弟李兴友介绍说:“师父虽已年高,身体却很结实,记忆力也很好,现在还能背诵三千多首古诗。在美国时,老人家还遨游了‘宇宙太空’哇!”

今年元月四日,出访美国的海灯法师,在参观纽约迪士尼乐园时,发现该乐园有一以惊险闻名的“遨游宇宙太空”游戏。由于这个游戏是在高空高速中进行,所以,美国政-府明文规定:年过五十五周岁以上的老人及患心脏病、高血压的病人,一律不准参加。对这种神秘而又冒险的游戏,法师虽已耄耋之年,仍饶有兴趣地决定去试一试。他精神抖擞,迈着坚实的步伐来到游戏场门口,守门员竟没有看出这是一位八九十岁的老人,让法师“混”了进去。当中国电影代表团团长靳敬一发现他时,飞行器已急速开动起来。此时的海灯法师双目微闭,双手合在胸前,泰然自若地深吸了一口气。随着马达的阵阵轰鸣,飞行器迅速把人们送进了“太空”。天空深邃,皓月高悬,繁星璀璨。这里的一切,令人产生一种恐怖感。变幻莫测的飞行器时而腾云盘旋,时而驾雾翻飞,还不时发出阵阵刺耳的怪叫,令人毛骨悚然,大有夜半临深渊之感。这一切,下面观看得清清楚楚,把靳团长急得直嚷:法师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交代呀!围观的群众得知“遨游太空”人中,还有一位八十六岁的老翁时,都睁大眼睛,久久仰望着“太空”中的飞行器。

四十五分钟过去了,飞行器返回地面。当人们看到海灯法师神采奕奕,若无其事地出现在舱门口时,欢呼着簇拥上去,询问法师“遨游太空”的感受。法师笑道:“全仗少林气功,平安无事。”一个中年美国人拉着法师的手,兴奋地说:“顶好,中国气功。”

这次,海灯法师登泰山,仍觉得轻松自若,毫无倦容。看到海灯法师虽已年高,却耳聪目明,精力旺盛,有位六十岁左右的老人,走到法师身边,轻声问道:“大师,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有什么秘诀吗?”海灯转眼望着身旁那位体态微胖的老头,随口答道:“香味颓高志,色声丧躯龄,远之易为士,近之难为情。”

海灯在军营

海灯法师出任全军侦察兵武术训练总指导,来到了部队。集训队领导考虑到法师年迈,又远道而来,便特地为他准备了一张舒适、松软的棕垫床说说。他的徒弟李兴友看了后,笑着说:“老人家六十年从不卧床,也从不盖棉被、穿棉衣,一年四季,始终穿两件单衫衣,晚上都是面壁而坐,夜以达旦。”无奈,队里只好让人搬了两张沙发,供法师休息和练功。现在他仍然每天晚上从12点打坐到凌晨3点,然后下床练功。

海灯法师生活上十分节俭,每次吃饭时,公务员端上的四、五个菜,他也只吃其中的一个菜,其它的又让公务员端回去,分给别人吃。他每顿饭能吃一个馒头,喝一碗稀饭,就连饭后留在碗里的饭渣,他也用开水漱净饮尽。有时,吃剩的咸菜,他还用纸包起来,留做下顿再吃。公务员不解地问他为何如此节约,法师和蔼地说:“浪费是一种罪过,节约方是美德。”

为了调剂海灯法师的口味,部队领导从街上买回了香蕉、奶粉送给法师。而他却把这些食物分给了周围的战士。大家不好意思吃,又给法师送了回去,法师解释说:“老衲从没有吃零食的习惯。”

有海灯法师做总指导,参加训练的侦察兵如虎添翼。训练场上,都兴致勃勃地挥拳、舞棍,这下可让那些勤杂人员眼馋极了。他们人人摩拳擦掌,想学一手武功,但各自都有工作要干。法师见这些同志每天都很辛苦地忙活,习武的兴趣还这么高,就每天利用自己饭后的休息时间,教全队二十多名勤杂人员练习武术。使小伙子们很快就掌握了梅花桩精拳和八法锤。看到学员们的进步,海灯法师高兴地作了一首诗:

闻道边疆吹战尘,我亦欲现将军身。

青萍磨得寒光闪,宏愿更超旭日升。

上国衣冠誓不改,中原豪俊岂沉沦。

金刚一怒驱强寇,展望河山指日新。

(原载江苏南京《风流一代》1986年第12期)

E、阎司令给我介绍对象

从全军侦察兵武术集训队回来没几天,我们师政治部就接到了山东省军区发来的商调函。原来,我刚当兵时的那个团有个文茂林干事(现任某集团军政治部副主任),湖南人,后来调到军组织处。我们军在精简整编中撤销后,他调到了山东省军区组织处。有一次,他到我们师来办事见到了我,就问我:“想不想调到山东省军区去?”我说:“好啊!济南是省会城市,再说,离我老家也很近。”说完这话,其实我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因为,跨军调动是很难的。真没想到,几个月后这事竟然办成了。当组织征求我意见时,我“旗帜鲜明”地表示愿意到省军区去。师政治部领导感到我在这里干得还不错,提前一年半为我晋升为副连职。就这样,没费啥事,1986年8月初,我就顺利地调到了山东省军区司令部直工处任宣传干事。

刚到直工处任职半个月,有一天,我与分管战士考学的杜万枫干事聊天,无意中听他说,这两天连续收到6份女战士考入军校的通知书,都是直属单位有线连的。听了这个消息,我感到很有新闻价值。为什么他们连有这么多战士考入军校?而且,还都是女战士?于是,我打电话进行了采访。“兵贵神速”,于是,我连夜写成稿子发往报社,不久,8月27日的军区《前卫报》和9月19日的《解放军报》都在重要位置发表了。我也因此受到了处领导和同事们的称赞。

山东省军区属于正军职机关,相对于基层来说,年轻干部比较少,特别是还没找对象的干部就更少了,所以,我们几个快乐的单身汉,就成了“香饽饽”。调到省军区后,给我介绍对象的很多,有省博物馆的、省水利厅的、千佛山医院的、工商银行的,还有一对在省团委工作的孪生姊妹。那时,我的理想是找一位军人,可如果不去见又碍于介绍人的面子,所以,这些人多数只见过一面。工商银行的这位,因家在省军区,爸爸曾是政治部的部门领导,她自己又在空军当过4年兵,所以,多见了几次面。总的感觉此人不论家庭,还是本人条件都不错,但我遗憾的是不是部队军官,不得不忍痛割爱。

有一天,处长焦希方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问我现在谈着对象没有?我说,刚来新单位还没顾上呢。焦处长就对我说,省军区阎琢司令(后晋升为南京军区司令)想给你介绍个对象,也是你们老首长的孩子,现在军区某医院任护士。听了这话,我心里当然很高兴,阎司令能给我介绍对象,说明我调来后给首长留下了好印象。可是,过了半月这事又没动静了。事后,我才知道,阎司令让焦处长查阅我的档案,发现我没有大学文凭,此事也就不了了之。过去,我认为只要提了干就万事大吉了,没想到原来文凭还这么重要!

此事过去不久,在军区军医学校任区队长的老乡李玉莲,又给我介绍了一位军区某医院的护士,家是德州的。听了情况后,我感到还行:一是部队干部符合我当时的想法;二是家在德州市是老乡。今后不管是在济南工作,或者回德州都没问题。双方第一次见而后,都感到各方面条件不错。可后来又见了几次面后,女孩说啥也不同意了,被人甩的滋味真得很难受。

恋爱时不懂爱情。心情沮丧到了极点,我又一次尝到了失恋的苦果。山东省军区司令部直工处分管直属单位,因为没有编制专职新闻干事,所以,我任的宣传干事啥事都干。警卫连连长探家,我去代理了一个月的连长。正在我因失恋情绪非常低落的时候,焦处长又让我到千佛山脚下的维护队代理指导员。到下面代职确实能得到锻炼,但条件比机关艰苦,生活也没机关舒服。常言说:“带兵如带虎”,一个连队生龙活虎一百多号人,不能出任何问题,真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在忙乱的生活中,使我的情绪就更加低落,精神压抑得快崩溃了。

有一天,瓢泼大雨从天而降。我感到发泄情绪的机会来了,没带任何雨具就走到室外,任凭雨水浇灌,不紧不慢地向千佛山走去。边走我边背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烧。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我的这一举动,引起很多人的不解。有人说:“这人有病!”还有的说:“这人肯定受到剌激了,精神有问题。”对于这些我毫不理会,仍然旁若无人地高声朗诵着。

爬上千佛山后,雨仍在不停地下着。我没有停留,还是不紧不慢地往回走。这时,我又开始背诵高尔基的散文《海燕》:

“在苍茫的大海上,风聚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海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云霄,它叫喊着,——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到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感到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在闪电之间,在怒吼的大海上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我这惊人的举动,让维护队的战士们大吃一惊。当我走回住处,通讯员看我浑身上下全是雨水,很不理解地说:“指导员,你怎么了?”我说:“没事,我就是想痛快痛快!”

这一举动让我的心里确实痛快了,但身体出了问题,致使一连几天高烧不退。大家都要我去住院,可我说啥也不去。

输了几天液后,身体基本恢复。我的问题也想明白了:对任何事情不能太强求,包括婚姻问题。原来,我一心想找一个漂亮的女军人,可女军人凡是能当兵,又能提干的,一般家庭都比较优越,况且,高干子女众多。自己出身农村,家里姊妹又多,对“她们”而言没有任何优势。再说了,女人的漂亮,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女军人年轻时穿着军装很醒目、很精神,但多数人都干不长,等到年龄大了,还要面临转业。还是现实一点好,一切顺其自然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缘分”。

“包袱”卸掉了,精神上也就轻松了。正在这时,我收到了家里的来信。信中说,你大妹结婚了,你二弟早到了说媳妇的年龄。可就是一时订不下来。父母看到和他一样大的都娶上了媳妇,非常着急。没有办法,父母决定倾其所有盖一处好房,也许那样就好说媳妇了。不然,他要是解决不了,你三弟、四弟眼看着长大了,那就麻烦了。信的最后说,家里还缺钱和打地基的石头。

看家里的来信,我心里酸酸的。作为家里的老大,自己虽然提干,可还是没有给家里带来荣耀和富足。到了我为家里出点力的时候了。于是,我和维护队的黄祖海队长商量后,利用部队的“大解放”,在济南采石场买了两车石头,带着借的300元钱跟车回家了。

父母看我带着几个军人为家里拉来了石头和带回来的钱,非常高兴,感到总算没有让外人看了笑话,为家里争了气。可我看到还没有长大成人,就辍学在家里干农活的三弟祖刚、二妹倩倩,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内心充满了愧疚和自责!

就在这一年的年底,我就把我的三弟祖刚弄到济南军分区当兵了。

在维护队代理指导员快结束时,有一天我到市区办事,在青龙桥正好碰到了原来见过几次面、工商银行的那位女孩。她告诉我,她要到山东银行学校上学了,并给了我今后的联系方式。就这样,我们断了线的“风筝”,此后又接上了。

泰戈尔说过,爱;是理解的别名。我还记得著名女作家张爱玲曾说过,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老司机在看线福利院

老司机在看线福利院

想必是这样的
当代名校文科专业大学生穿越了?还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星球?历史完全不同的朝代? 北有蛮夷部落频繁侵犯边境?西有天竺虎视眈眈?南有月氏态度不明? 且看成为太子的秦书如何在棋盘上扭转乾坤,将对弈者挨个淘汰!
历史 连载 0万字
992tv午夜幅利

992tv午夜幅利

不如睡
【公告】:周一入v,到时候会连更三章,请大家多多支持呦~容瑾被车撞飞后,一个叫做“糟糠”的系统出现在了他的世界里。 “你的意思是我不仅要含辛茹苦任劳任怨,种地做饭,伺候一家老小,来供另一半读书创业。然后还要被人骗身骗心,最后再只穿着一件破烂的单衣,被无情地抛弃在冬天的萧瑟街头上吗?”“我可不可以拒绝?” 【当然可以,但是会死呦~】 容瑾泪流满面:“等等!我愿意为了主角伟大的事业,被他抛弃!” …
历史 连载 6万字
长篇绿?小说

长篇绿?小说

杨三么
冥界有一勾魂小队,专治不愿往生又为祸人间的恶鬼小队共有四人唐衣、顾尔、李衫、曲肆,其中又唯有顾尔一位女性某一天,好不容易得了休息日却又觉着无聊的顾尔自告奋勇地成为了唐衣新研制出的【百妖物语】第一名体验者,于是乎……便有了许多故事。==详情请戳正文内容查看==手动排雷:1作者小学生文笔,无逻辑,食用不佳请自觉关闭,拒绝任何意义上的指导2关于更新:目前保证隔日更,以后大概随榜单的字数要求更新3故事不
历史 连载 2万字
青春娱乐分类视频精品2

青春娱乐分类视频精品2

宫湫
自然界中的宁静通常是指即将到来的暴风雨前的安详,而人世中的宁静往往代表隐藏于光明背后黑暗的阴谋。 试问:在这乱世之中,谁又能独善其身?若是为天下安生,死一人又何足惜? 天地万物,谁又会是谁的囊中之物?或许,安分守己是保命良药。但,谁又能得出这肯定的答案? 一群人,因为不同的原因走在了一起。在这条路上,每个人都怀有自己的心事,但既然走在了一起,那就绝不能回头。
历史 连载 37万字
第一会所无码转帖

第一会所无码转帖

耳双小姐
那一年,上京柳家的夫人悄然离世。夫不发丧,灵牌不入宗祠,棺椁不进祖坟。 只道这妇人,无所出,极善妒。蛇蝎心肠,不尊婆母。令其夫家家宅不宁,后继无人。 是以请家法,跪宗祠。死后挫骨扬灰!与此同时,三年未曾下过雪的上京下了整整三天的大雪。 是一场雪掩埋了当年满誉上京......的女子――夏如故。短故事,短故事,都是一个个短故事! 新手上路,请多指教~【展开】【收起】
历史 连载 12万字
国漫3DMAX成品资源

国漫3DMAX成品资源

会飞的神猪
元朝末年,泸州梁县一农家子趁势而起,灭元、扫北、平西南,封侯拜将,传名万代。正应了:“功名祇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历史 连载 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