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系上络绳的马驹 (第1/1页)
沐青春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明文学网网xmvcd.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42、系上络绳的马驹
经过这次磨难,傅宏、何德香对珍珍更加宠爱,珍珍自己也难免恃宠而骄,固执、任性的毛病没有纠正,自我娇惯的毛病却更加严重。鸡毛蒜皮的事情,爸妈忍让忍让就过去了。他们也知道,桑树条要打小儿掰,才能长得笔直,终成良器;歪歪扭扭不能及时纠正,长大了就再难规整,因而材无大用。他们遇到认为不能迁就的事情,也想决心管一管,但终究舍不得下辣手,其中一条重要因素是怕左邻右舍说闲话:到底不是亲生的,对伢子这么狠。于是,经常出现爸爸要管妈遮护,妈妈想管爸劝阻的局面。
夫妻俩背地经常讨论、争论这件事,都感觉棘手,最后却取得共识:女儿很快就要上学,随着她年龄越来越大,书读得越来越多,加上老师的教育,肯定会越来越懂事。最重要的一点是,女儿是爱他们的,跟他们感情很深,并且知道感恩,这就足以让人欣慰了。
家庭中每天发生的事情琐琐碎碎,难以尽述。眼看珍珍到了7周岁,爸妈给她报名入学了。玲玲跟珍珍是一块报的名,这样两个女孩就成了同班同学。李秀和王有才比她们早一年,德光、金山、关喜比她们早二年,德辉、德明比她们迟一年,都算小学校友。
这年春节一过,珍珍就背上了爸爸买的草绿色小书包,正式踏上了启蒙读书之路。
一只活蹦乱跳的小马驹,突然被戴上笼络,系上缰绳,关进了范围十分有限的马圈,不蹦跶一阵是不可能的。珍珍有熟悉的伙伴做同学,又经常跟德光他们同来同去,自无寂寞失落之感。不过初进学堂,第一次聆听老师的教诲,第一次跟那么多陌生孩子一起听课读书,一起做作业玩乐,那种无与伦比的新鲜感,很快就消失殆尽,积年的顽皮蠢蠢欲动,散漫的习惯老想沿着原来的轨道滑翔,毛糙的习性总要冒出头来,现出原形。
她有个无师自通的小本领,就是随手画东西。可惜,这方面的天赋没有得到正常发展,不可能得到正规训练,只能作为一种自娱自乐,用来打发无聊。她又偏偏喜欢在课堂上,对一些课,比如数学,不大感兴趣时,瞒着老师,在书本下面压一张纸,乱画漫画式人像,画完了悄悄撕毁,或者揉成一团当垃圾扔掉。在她听来,下课铃声是最优美的音乐,课间休息是最快乐的时光。
她跟文静的玲玲不怎么投机,却跟比她高一个年级的小秀颇合得来,而小秀偏偏是一个视上学为畏途的女孩。
小秀爸妈觉得,一个女伢子,认得几个字,会写名字、会算账就行了,反正将来是人家的人,花太多的钱投资,是蚀本的事情。她学得好不好,犯不着操心太多。除夕晚上打兔子,有它过年,没它也过年。省些钱将来给儿子晓刚读书是正经。因此,小秀乐得宽松。
金山的爸妈倒是不听信“读书无用论”,而希望金山把课本和老师教的知识都吃下去,连渣子都不剩;希望儿子将来长成知识巨人,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可惜金山不能领会父母的一片苦心,小聪明大大的有,真功夫小小的下,坐进教室屁股就发痒,头就发晕,看见老师跟老师看见他一样,眉头自然往一块凑,只有体育课才格外活跃,下课放学便如蒙大赦,一蹦三尺高。还好,学习进度比母猪上树的水平可高得多了,经常能突击拿到马马虎虎的成绩。
黄根富白天基本在大队粮食加工厂上班,拿的是工分加补贴,晚上回家,累得连话也怕说,哪里还有心情管孩子,于是就把教育儿子的重任交给了妻子。胡玉琴自己是睁眼瞎,对儿子的学习想起来就查问一下成绩,听说不到60分,没有二话,抓起扫把伺候。几次以后,金山的口头汇报成绩每门总在60分以上,只有一学期结束的成绩单,瞒不过黄根富。胡玉琴好比农民盼了一年的收获只够鸡和猪的口粮,难免气得跳脚。黄根富劝道:“他不是读书的料,你又何苦这样?牛不会栽秧、割稻,还会耕田、打场呢!”胡玉琴只好作罢。金山从此有些像唐代僧人怀海所写的一首七绝:放出沩山水牯牛,无人坚执鼻绳头。绿杨芳草春风岸,高卧横眠得自由。
德光跟金山迥异,父母教育是正统而一致的,自己也是聪明而努力的,成绩也是平稳进步的,只可惜后来发生了一些曲折。
且说小主人翁珍珍,现在应该叫她的学名傅智,她想跟小秀一样疯癫贪玩,但她并不能完全随心所欲,有各种力量在影响她,就像一只风筝,始终挣不脱一根结结实实的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