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苏贼 (第1/1页)
黑米和花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明文学网网xmvcd.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镇江县,锁雀阁,二楼。 景蘅脸色阴沉的坐在席间。 身旁坐着三人,看穿着都不平常。 “枉费我向赤虬天要了《血光经》,这老货,当真一点用都没有!” 景蘅对面坐着那紫袍男子笑了一下,递过一盏茶来。 “景兄何必动怒?听说这镇江帮要在镇江开粮行?以后岂不是有的是机会整治?” 景蘅冷哼了一声,一把抓住紫袍男子的衣襟。 “在镇江,就没有敢在我头上动土的!烧了我的金库,我要他们死!” 人伢子市,一年能给景蘅赚个上万两白银不说,还是景蘅勾结上游子弟的玩乐之所。 如今被林浣衣、游余楣一把火烧了,自然痛心不已。 这倒也是小事,伺机报复过后,再建个市也不是多麻烦的事。 只是前些日子已经写信,邀了首辅的侄子苏煋来幽州“百人猎”。 如今到何处去寻百人? 他父亲景太冲原名景莫冲,后来得了首辅苏太寅赏识,赐字“太”,这才改名景太冲,并拜首辅苏太寅为师。 而他受了父亲之命,自然是死命巴结苏太寅唯一的亲近,侄子苏煋。 前些年进京,打听到了首辅侄子苏煋,生性残酷,喜欢杀人剥皮,这才有了建立人伢子市这事。 只不过,如今却难以兑现了。 “那镇江帮,有多少人?” “大概百人?” 景蘅思索了一下,一招手。 门前侍女开了门,女妓翩翩跟了过来,一个个浓妆艳抹的倒卧在几人怀里。 景蘅一手从身旁人怀里揽过一个女妓,猛地一巴掌扇在了脸上。 那女妓脸皮浮肿,眼睛紧闭,一声都不敢吭。 这知县大公子的脾气,整个锁雀阁谁人不知? 又过了几天,游余楣和谷铸酒到了知县哪里,领了官府的凭证,虽说没有官印,但也是衙门的告示,镇江城一下子哗然了起来。 “莫不成这息来粮行还真的是做冤大头的买卖?” “县太爷给了凭证,怕是做不得假。” “再等等,也不急。” 张幼初和着袖子蹲在椅子上教林浣衣写字。 “手在拿后面一点,不要太用力。” 刚过了年,幽州雪都没化开,天气还是稍冷了一些,虽说如此,林浣衣依旧是头上汗滴了一下子。 一横一竖,一撇一捺。 两个“木”字倒是写的有三分样子。 不过要说写的是“林”字,就差得远了。 “笨死了!” 林浣衣一瞪眼,张幼初悻悻的闭上了嘴。 “不用你教!我去找魏大叔!” 这几天都在别院住着,林浣衣和魏可染倒是熟络的多了。 魏可染生的好看,又有一股子书生气质,难免比张幼初这等无赖模样可亲的多。 张幼初倒是一耸肩,巴不得由魏可染教林浣衣。 自己踱步走了出去。 正院被改成了小校场,许经诺正带着大戟房操练。 原本七八战阵已然用不得了,加上后补入的房员,也才不过四十人,如今行阵只能暂时放在一边,操练身体才是正途。 许经诺看到张幼初来,叫了一声帮主。 张幼初摆了摆手,意思是说你们继续练着,转身到了后堂厨房,偷了一盘子花生米出来。 刚出来一下子撞了一个满怀。 花生米扑簌簌的掉了一地,洒了大半。 “谁啊?” 小丫头连忙跪在了地上。 张幼初愣了一下,旋即想起是和林浣衣一起救出来的小丫头。 “编喻,快起来吧。” 这名字是魏可染给的,胡地丫头叫“缉雨”,剩下的依次是“徐庾”,“可渔”,“怕虞”。 编喻看样子不过十二、三岁,撞了帮主正是满脸惊恐,又想起来自己是跑来偷吃,哪里敢起身。 张幼初挠了挠脑袋,低着头将她扶了起来。 “过来偷吃?” 编喻一惊,小嘴张的老大,差点又要跪了下去。 张幼初一把捞住,拉着编喻进了厨房,贼眉鼠眼的看了看四周。 转身到厨房里拿了一个馒头,放在了花生米盘子里。 而后张幼初表情略带惶恐,眼神四处瞟着。 “快拿着,千万可别说见到帮主来这里偷吃。” 模样可笑至极。 编喻脸上一红,低头道:“谢帮主。” 声如蚊呐。 张幼初微微一笑,拍了拍编喻的脑袋,大摇大摆的走了出去。 “死了爹不哭的,我这一辈子,就见过两个。” 慎伯唠唠叨叨的,正坐在甲板上吃着青州梨。 安晋靠在船边,一言不发的摸着却甲剑。 “船家,怎么这么慢啊,这什么时候能到幽州啊?” 掌舵的脸色一黑,心道满船的人就你事多。 回头看了一眼慎伯,道:“老爷子,这船刚走,到幽州得明天晚上。” 慎伯哼了一声。 “呜——” 忽然听到一声战角长鸣。 满船的目光都瞟了过去。 安晋脸色大变,连忙站起身来。 慎伯离得老远,用梨核精准砸了一下安晋的脑袋,道:“看什么看?没见过世面?” 安晋愣了一下,缓缓的坐了下去。 这角声,他熟悉得很,青州水师开拔。 “难道,穆萧仪,要动手了?” 京城,苏府,书房。 苏太寅接到情报,无奈一笑。 半晌。 “若是晚死一年,大事可期也。” 半晌,无人应声。 苏太寅一招手,身后黑影现了出来。 “让大理寺快些判了宋启基,逼党兴归出来。” 敬文先生宋启基弟子百余,得意门生仅有三人,京都党辟夫,幽州焦阑直,并州马如是。 而党辟夫,便是当朝大学士党兴归之孙。 那影子接了过去,身子透过墙,在京都青石板下游荡。 当日午后,大理寺判宋启基斩首之刑,七日之后由刑部侍郎石袭榄监斩。 朝廷六部三院,大半都掌控在苏太寅手里。 此刻,皇宫内院。 天子赵晟坐在御书房,身侧却没有人伺候着。 半晌,门被拉了开。 “陛下。” 天子赵晟放下奏折,抬头看了一眼。 独臂书生浅笑着看向天子。 “安公,有何要事?” “陛下,斩苏贼的时机,就要到了。” 赵晟额头青筋隆起,忽而仰天大笑。 他登基之时方才二十三岁,如今已经五十八岁了,此间过了三十五载。 便隐忍了三十五年,归洗河起义杀了老凉王,他便只能封他做凉王,穆萧仪困了安家军,他便只能让他继续拥兵自重,交州土司王尚可宸不服调令,只得用公主和亲。 这是因为谁?皆是这把持朝政的苏太寅! 朝中大将,除了一个崔洞年能听宣,其他皆是叛贼苏党。 朝中臣子,除了大学士党兴归与吏部、吏部尚算忠心,这朝廷之上,哪还有天子落脚的地方! 好在这几年安兴文入了京,辅佐自己。 先生用计断了凉王一臂,又用了“驱虎吞狼”的办法,舍了想造反的安国渊,困住青州军不得妄动。 如今,终于到了杀苏贼的时候了吗! 赵晟一阵狂笑,笑声从皇宫传了老远。 “咳啊!啊!” “陛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