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虎跃关(1) (第1/2页)
凤凰岛的杰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明文学网网xmvcd.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帅,这里似乎有些不对劲?”
猛虎军团指挥使高邦勒住缰绳,指着不远处的一个村庄,紧锁眉头。
田据凝视片刻,也发现了异常,大军进入清泰府数日,沿途的众多村落却空无一人,甚至连鸡鸭狗猫都没有留下。但田据并未觉得有何不妥,谭前康的一千惠州军路过,劫掠在所难免,百姓恐慌逃离才算正常。
自古以来,几乎所有的军队都会劫掠百姓,只是程度不同罢了,老百姓害怕军队甚至胜于土匪强盗。七十年前武帝攻下洛京后,只带了少量部队入城,并严禁军队骚扰百姓,轻松赢得了洛京的民心,被百姓争相传颂仁义的美名,也说明了不劫掠百姓的军队是如何的罕见。正因为如此,眼前这个村庄却有不少躲躲藏藏的人影,显得格外诡异。
“派一队人上去察看一下。”田据果断的命令道,同时传令身后蜿蜒数里的大军停止前进,做好戒备。
派去查看的士兵还未到达,村庄里涌出了三百多穿的破破烂烂,憔悴不堪的人,从服装上看都是魏国的军人。
为首一人身穿普通士兵的衣服,胡须杂乱、两眼发黑,虽然十多年不见,但田据还是一眼认出此人正是惠州守备使谭前康。
谭前康在田据面前老泪纵横地诉说了被荆国人偷袭的经过。
“谭前康你不是猪脑子吧?”
田据叹了口气,心想谭前康再没有真才实学,可起码也做到了守备使的位置,扎营竟然如此大意,一千人竟然败的只剩三百多人,但对于老上级,田据无法过分责备,只好宽慰道:“我军远道而来,地形不熟,谭大人受苦了。”
谭前康抹了一把眼泪:“田大人如今位高权重,麾下大军更是锐不可当,一定要替老夫报仇啊。”
田据听出来谭前康似乎话中有话,但不想计较,下马对谭前康好言安慰了一番,随后让谭前康领着惠州军残部跟着自己的大军继续西进。
朝廷对此次征讨寄予了厚望,朝廷要求一个月内击败逆贼洪坚,皇上还亲自召见了田据,交待了秘密任务:把沈丽华完好无损带回洛京。
这种厚望让身为主帅的田据压力重重,根据谭前康的遇袭推测,荆国叛军既然出现在清泰府,说明宣化城凶多吉少,至少战略要地虎跃关已被叛军攻占。田据心急如焚,一心想要尽快抵达虎跃关进入荆国内地。
自从太祖武帝灭梁,七十年来,大魏除了北方部队经常在北方进行防御蛮族的战斗,其他军队早已习惯了和平与安定,训练稀疏,战斗力的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这几日下来,田据发现无论是精神面貌、行军速度、装备水平,参加此次西征的军队不和开国时的魏军比,甚至都远远不如元帝时期。
开国之初,魏军可以日行七十里,精锐部队甚至能够日行八十里,经过数十年岁月消磨,到了元帝至和年间,田据在惠州、平州任职时,大部分魏军只能日行五十里,如今的西征军,一日仅能行四十里。
遥想武帝开国时的大魏军队,再苦再累也不会吱声,只会咬牙坚持。而如今的西征军,动辄怨声载道,抱怨食宿环境不好。武帝时的魏军,披甲兵能占到将近半,如今的五千西征大军,披甲率只有大约十分之一,不过这也是如今大魏军队的通病。朝廷一直执行着宣帝定下的削弱地方,加强中央政策,导致地方各军装备老化陈旧。
为提高行军速度,田据的大军只携带了十日口粮,由于行军缓慢,刚到清泰城粮食便被吃光,而团练使韩嵩的运粮队还在后方,如果停下来等待恐怕又要耽搁几日。沿途的清泰府百姓早已逃散,田据无奈,便前往清泰城补充粮草,将清泰府的粮仓搬的滴米不剩,勉强凑齐了十日口粮,继续向虎跃关进发。
两日后,当田据发现通往虎跃关的道路两侧,四百多根插着魏军头颅的木杆一字排开时,田据更加震怒,安葬了阵亡的士兵,田据下令全速前进。
但由于接连的大雨,道路泥泞不堪,一直到七月二十五日,大军才抵达了虎跃关,距离从颖川县出师,已经过去了十四日。
虎跃关依一个山口而建,东西两面都有城墙,俯瞰呈长方形,南北长仅百米。两侧都是陡峭的山壁,人类难以攀爬,地势险要,要想从陆地进入荆国内地,这是唯一的通道。关上毫无悬念的插着洪坚的所谓义军大旗,周边树木已被砍伐一空。导致魏军不得不在更远的地方寻找树木制造攻城器械。使得计划立即展开的攻城战不得不推迟到两天之后。
七月二十七日,田据将大军分为四组,开始轮番攻打虎跃关。
“预备”
“举弓”
“发射”